• 党建专刊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刊

发挥“头雁”作用 激发“雁阵”效应

彭江平,南京市金华商会会长、党委书记。2017年初,为了强化商会党建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创立了“书记工作室”。2018年被玄武区委组织部以个人名字命名为“老彭书记工作室”

“老彭书记工作室”致力于打造“两新”组织特色党建,通过发挥“头雁”的“传帮带教”作用,激发“雁阵”效应。如今,“老彭书记工作室” 已成为党员群众心目中的“红色家园”、“示范基地”、和“微型党校”。          

一、凝心聚力抓党建

彭江平常说﹕“书记抓党建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不去抓是渎职。”他始终把党建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田”,深耕细作,既“挂帅”又亲力亲为。

(一)商会党建的引领者

商会是一个松散型的社会组织,每个会员都是企业家。为了更好地增强商会凝聚力,彭江平想到了建立商会党的组织。201211月,南京市金华商会党支部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彭江平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当初,商会党建工作面临“一小一大一多” :企业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大;“隐形”党员、“流动”党员多。针对这些问题,彭江平提出了“依托商会建立组织、跳出商会引领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实践中,他把探索实践党建“四项工程”作为切入点,把抓好党建促进会建作为落脚点,精心打造以“安家落户、头雁振翅、两个覆盖、社会责任” 为基础的党建 “四项工程”,很快打开了党建工作新局面。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彭江平提出了“亮明身份、编入组织、一视同仁、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他又倡导性的提出 “双五同”管理:同认同、同培养、同评议、同待遇、同表彰”;“同亮相、同学习、同活动、同联系、同履职”。进一步明确流动党员的主体地位,增进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在他的带领下,南京市金华商会从一家只有3名党员的支部开始,发展为下辖18个党支部、138名党员的商会党委只用了不到7年时间,并打造出“四项工程”和“老彭书记工作室”两个党建品牌。彭江平个人被南京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被金华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民企发展的实干家

彭江平说:“党建与会建不能两张皮。”他坚持把企业经营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把企业管理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点,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各支部书记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 ,把功夫下在“干成事”上,勇担当,敢啃硬,把好会员企业健康成长的“方向盘”。

在他的谋划下,商会成立了“三委一中心”:服务咨询工作委员会、投资决策咨询工作委员会、工会工作指导委员会、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搭建了“五个服务平台”:网站、季刊、微信群、QQ群、信息共享系统;建立了“五个服务机制”:网络平台运行机制、走访调研机制、外联共建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快速响应机制。他要求“班子”成员按照原籍所在县市分片包联、帮扶同乡籍的会员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努力搭建乡贤“圈”、密切政企“圈”、拓展朋友“圈”,先后与十多家党政机关、兄弟商会和社会各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共建关系。商会先后举办企业家座谈会8次,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会4次,帮助企业创新65项,解决经营困难126项,提供投资决策建议83项,协调解决各类民生难题 153 项,帮助指导会员企业抱团投资项目8个。

党的十九大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彭江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带领商会企业家认真谋划,扎实推进。浙江武义县是著名的超市之乡,武义人在全国各地开超市7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近几年来受网商的冲击和人力、房租等外在因素影响,使不少人陷入困境,出现“返贫”现象。为此,彭江平组织部分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企业家进行一次返乡考察,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了更详细的信息。回来后他马上召集党委班子开会商讨扶贫对策,并得到了“业界老大”、商会常务副会长钟健、吴灵荣的积极响应。他俩都是商会培养发展的党员,近几年他们经营的商业超市发展势头迅猛,对商会倡导“反哺家乡、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的号召也表现得特别热心。在彭江平的指导帮助下,他们首先成立了南京市武义商会,接着共同筹划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对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店,钟键和吴灵荣采取兼并加盟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对缺乏资金的,采取就业入股(以工资抵股本)、贷款入股(你贷款我担保)、借款垫资(你认股我垫资)等多种办法。迄今他们已在南京、金华等地抱团投资大中型商超5家,引领家乡上百名贫困乡亲加入他们的团队。探索出了一条“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共走致富路” 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三)群众工作的贴心人

彭江平常说:“作为书记,要带头在密切联系群众,热心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对群众的任何一件诉求,都要放在心上,行动跟上。”因此,会员企业在经营中不论遇到什么痛点、难点、堵点,或家庭中遇到子女教育、参军、就业等烦心事,他都会尽力帮助解决。今年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紧缺,他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挨个给会员企业打电话,帮助联系采购戓相互调剂防疫物资。“多亏了彭书记,否则我的企业早关门了”,这是一家物流企业主的感叹。这家企业因消防不过关,面临关停风险。彭江平得知后,马上到该企业指导整改,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近几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成了政府与企业的“热词”。彭江平利用市政协会员、区人大代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的身份,在参政议政会议上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注重落实小微企业政策补贴等不少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他也经常主动为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站台撑腰。在他的模范作用下,商会两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群关系更加融洽,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巩固。“有困难找商会”,已成为金华商会会员的“口头禅”。

二、强化管理淬党性

彭江平清醒地认识到,商会党员分布面广,构成复杂,且大多是老板,平时工作忙。党建工作稍“虚”稍“松”,就会出“节梗”,运转就不顺畅。为此,他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在领学、督学、导学上下功夫,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守初心担使命上做示范。他把初心使命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员监督管理全过程。先后开展了“饮水思源、感恩时代”主题大讨论、“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党旗传递“接棒”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诗朗诵”文艺汇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在抗击疫情中,开展了“战疫情促复产,‘365’行动争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教育企业家爱党爱国,承担社会责任。

彭江平抓党建,扎实、严格。如在“学习强国”中,商会党委专门出台了《关于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定》,对每个党员“学习强国”的“积分”、“活跃度”进行跟踪检查,每周在“党建群”公示一次学习排名,对落后党员督促提醒直至警告,倒逼广大党员加强理论学习。目前,广大党员把“学习强国”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营养餐”,商会党组织总积分在街道学习片组里始终位列前三名。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彭江平主持制定了多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规定每次学习有签到、学习必须记笔记,笔记本会后交商会党委办公室统一保管。请假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出差要出示往返车票或过桥过路费等凭证。缺席要补课,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习和活动的,全年超三次(含三次)要诫勉谈话。商会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商会党员〈统一活动日计划表〉的通知)》、《关于〈南京市金华商会党员量化考核管理标准〉的实施意见》、《关于教育转化和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实施办法》等多个文件,把全体党员始终置于组织的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对少数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我们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切口,建立“问题”台账,对“问题”党员一对一进行教育转化,对屡教不改的,按《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组织处置,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对7名党员进行了谈话提醒,其中对5名党员进行了谈话诫勉。

三、传帮带教强队伍

书记的“头雁”作用是一支队伍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的主要源泉。彭江平依托“老彭书记工作室”平台,通过采取“传帮带教、示范引领、培育孵化”等方法,在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发挥了“头雁”作用。

(一)优选“头雁”,形成“战斗堡垒”

彭江平一再强调,“老彭书记工作室”虽然是以我个人命名的,但不能忽视基层支部书记的团队力量,要带动和培养更多的“头雁”,发挥好“振翅”作用,齐心协力,形成“大合唱”。

1、明确选拔标准在选配领导班子过程中明确三个定位:一是角色定位,选拔“班子”成员必须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引领人、统战工作的热心人;而且要有胸怀、敢担当、乐于奉献。二是责任定位,建立一套目标推进、指标量化、会员评价的绩效考核体系。三是目标定位,把商会发展、企业发展、会员口碑三个方面作为衡量评价 “班子”成员工作成效的“三把尺子”。

2、强化教育培训。在支部书记、党务骨干培育上,坚持每年组织四次学习交流,两次党务知识培训。每年评选“两优一先”先进典型,给38名先进党员颁发“先锋示范岗”称号。几年来,彭江平率领商会党委先后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学习交流63次,亲自上党课、介绍经验、党务知识培训等110多场,受众达10000多人次,培养、带动一批党员骨干、党务干部成长。

3、让有为者有位。把在企业发展中“有本事”,党建工作中“有招数”的党员骨干,给予真正重视、真心关怀、重点培养,按照组织程序把他们发展成为支部书记、党委委员。目前,九名党委班子成员中,全部是商会常务副会长,其中五人是部队转业军人。18名支部书记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这些“中坚力量”,形成了商会党建工作的“战斗堡垒”。

(二)孵化“雁阵”,激发组织活力

加强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激活商会党建工作的基础。彭江平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把支部建在企业上”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 “搭架子”、“撒种子”、“育苗子”阶梯式发展新路子,打造党组织和党员双孵化工程。

1、“搭架子”,着力构建组织体系。根据企业党员结构和区域、行业分布状况,采取单独组建、多家联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党支部。至今己单独组建党支部9个,联合组建党支部9个。

2“撒种子”,精心培养发展对象。为及时掌握会员企业党建工作动态,彭江平经常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规划,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精选出7名政治素质高、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选拔出热心党建工作、协调能力强的19名党员担任党群联络员,分派到会员企业点对点指导党建工作,发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跟踪、考察发展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3、“育苗子”,实行骨干党员化,党员骨干化。发展党员过程中,在严格党员标准基础上坚持“三个优先”发展:商会副会长以上骨干优先、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优先、企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优先。在加强班子后备力量建设中,通过系统学习培训和传、帮、带等途径, 把一些守信念、重品行、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尤其是企业家党员和大学生年轻党员,作为企业党支部书记的后备力量加以重点培养。从 2012年至今,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0多名,发展新党员47名。商会13名常务副会长中有党员11名,副会长中党员占比90%。使党建工作在商会企业中得到强力推进。目前,商会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率均达到100%。

四、擦亮品牌扩影响

“四项工程”和“老彭书记工作室”是南京市金华商会两张亮丽的“名片”。商会先后获得江苏省工商联“四好商会示范点”、江苏省总商会“商会党建工作示范点”、浙江省工商联“四好商会”、南京市委“两学一做”先进单位、南京市民政局“4A级社会组织”和“十佳社会组织”、南京市工商联“优秀五星级‘四好’示范商会”、金华市委组织部“五星级先进党组织”等荣誉,2018年被全国工商联认定为“四好商会”。为了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示范”“辐射”效应,彭江平坚持以高点站位、高标准建设,不断擦亮党建品牌。做到每年有创新,每年有亮点,每年有发展。

(一)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彭江平抓党建善于把握商会特征,紧扣时代性,提高创新力,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他把“支部建设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党群服务与‘匠心’强企相融合”作为“老彭工作法”的主题内容;把加强与党政机关、兄弟商会互联共建作为整合紧密型“党建生态圈”、推动“互帮互学、互融互促、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他采取“初心感召、服务感召、乡谊感召”、“活动聚情、交流聚心、抱团聚力”等方法,增强党建工作凝聚力、号召力;在践行初心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三个结合”:把创造经济效益与实现社会价值相结合、把法律约束与企业自觉诚信经营相结合、把党建文化与家风传承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企业家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举措,形成了“老彭书记工作室”最鲜明的党建特色。

(二)建立标准化体系

推进党建标准化,是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重要保证。彭江平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了党员信息登记、档案管理、党建工作台帐;搭建了“互联网+党建”平台系统,实现党建工作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形态;规范了党员量化考核标准以及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机制;完善了“带教指导制度”“交流研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书记例会制度”“总结推广制度”等一套完整体系。使党建工作行有规则、动有依据、做有规范,避免了党组织生活的随意性、盲目性。

(三)精心打造党建阵地

党建阵地是商会党建的重要平台和展示“窗口”,彭江平一直十分重视党建阵地的打造。在商会场地有限、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彭江平贡献出自己公司的两间办公室和10多万元经费,先后两次对党建阵地进行“减负增效”、“提档升级”改造。目前的党建阵地,整体风格庄重、简洁、大气,“党员之家”功能设施完备,主题内涵厚实,富有强烈的鲜活性和现场感染力,使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德江,以及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调研组先后莅临商会考察指导工作。兄弟商会及社会各界也慕名前来观摩交流或邀请彭江平去上党课。2018年,彭江平应邀出席全国工商联信息工作会议并作典型经验分享;多次在省、市工商联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上介绍经验;南京市市级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也邀请他去上党课。近几年来,商会共接待全国各地考察观摩团80多批共1300多人,充分发挥了“党建示范点”的辐射作用。

南京金华商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ALL RIGHTS RESERVED 苏IP备100416679号